马鞍山钢结构厂房工程安装中如何避免屋架明显侧倾或支撑系统缺失?

2025-09-12

马鞍山钢结构厂房工程安装中避免屋架侧倾及支撑系统缺失的解决方案

14.jpg

一、问题分析与核心原因

屋架侧倾:

设计缺陷: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未考虑水平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的传递路径。

施工误差:预埋件位置偏差、屋架跨度超差、强制安装导致结构变形。

材料问题:构件制作精度不足,焊接或螺栓连接质量不达标。

临时支撑不足:安装过程中未设置足够临时支撑,导致屋架失稳。

支撑系统缺失:

设计疏漏:未按规范设置水平支撑、垂直支撑或系杆,导致结构整体性不足。

施工遗漏:未按图施工,支撑构件漏装或连接不牢固。

节点处理不当:支撑节点未采用合理构造(如加劲肋、摩擦型高强螺栓),导致承载力不足。

二、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设计阶段

支撑系统设计:

规范要求: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明确支撑系统的类型(如X型、人字形)、布置位置及截面尺寸。

传力路径优化:确保支撑系统能高效传递纵向水平力至基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例如,屋盖水平支撑应设置在温度区段两端,柱间支撑宜采用X型并布置在柱列中部。

抗侧刚度协调:支撑刚度需与主体结构匹配,避免因刚度差异导致变形不协调。

节点设计:

连接方式:优先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8.8S或10.9S级),避免焊接节点因残余应力导致开裂。

构造细节:支撑端部设计为圆弧形以减少应力集中,节点板厚度需满足抗剪要求,并与支撑杆件接触面喷砂处理(摩擦系数≥0.45)。

(二)施工阶段

安装前准备:

预埋件验收:安装前对土建预埋的地脚螺栓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尺寸、标高、螺距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超过规范允许值(如跨度偏差≤H/1000)。

屋架检查:核对屋架跨度、拱度,对变形超差构件进行矫正,确保跨度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如±5mm)。

安装过程控制:

吊装工艺:

采用合理吊点,避免屋架在吊装过程中产生弯曲变形。

对长细比较大的屋架,设置临时支撑(如缆风绳)以保持稳定性。

监测与调整:

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实时监测屋架垂直度,偏差≤H/500且≤20mm。

对水平支撑安装后上拱值进行控制,确保稍大于水平状态以消除下挠。

连接质量控制:

螺栓连接:采用对称施拧顺序,初拧、复拧、终拧在24小时内完成,确保扭矩达标。

焊接连接:焊缝质量需满足二级及以上标准,对关键节点(如柱间支撑与柱连接处)进行超声波探伤。

支撑系统安装:

强制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所有支撑构件(如十字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安装到位,不得遗漏。

节点处理:

支撑与屋架、柱连接处设置加劲肋,防止局部屈曲。

对交叉支撑,确保杆件相交于节点中心,避免偏心受力。

温度补偿:对长支撑杆件设置滑动支座,避免热胀冷缩导致内力变化。

(三)质量验收与维护

验收标准:

支撑系统:检查支撑点位置、数量、连接方式及稳定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屋架垂直度:允许偏差≤H/500且≤20mm,侧向弯曲≤L/1000且≤50mm。

焊缝质量: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焊脚尺寸符合规范。

维护措施:

定期检查:对支撑系统进行定期巡检,重点关注节点连接、杆件变形及锈蚀情况。

防腐处理:对钢构件进行镀锌或涂覆防腐涂层,确保耐久性。

三、管理措施

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需持证上岗,特别是焊接工、安装工需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开展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材料管理:

钢材、焊接材料及螺栓等连接材料需具备合格证明,进场后进行复检。

构件制作需采用同一底样或模具,确保尺寸精度。

应急预案:

制定钢结构坍塌应急预案,配备监测设备(如激光测距仪、应变计),实时监控结构变形。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增设临时支撑、调整连接节点)。

四、总结

通过设计优化、施工精细化控制、严格质量验收及科学管理,可有效避免马鞍山钢结构厂房工程中屋架侧倾及支撑系统缺失问题。核心在于确保支撑系统完整、连接节点可靠、施工过程符合规范,并通过实时监测与调整保障结构稳定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