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钢结构工程安装中确保质量,需从设计、材料、施工、检测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控。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设计审核与交底
严格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如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及芜湖地区抗震、风压等特殊要求。
组织技术交底会,明确施工难点(如大跨度桁架、高层钢结构节点处理)及质量标准。
材料质量控制
钢材进场检验:核查材质证明书、合格证,对钢板厚度、焊缝质量、镀锌层厚度(如需)进行抽样检测,芜湖地区需注意潮湿气候对钢材防锈的要求。
构件预制验收:检查构件尺寸偏差(如柱、梁长度误差≤±3mm)、焊接质量(UT/MT无损检测),确保出厂前预拼装合格。
二、施工安装阶段
测量与定位
使用全站仪进行基础轴线、标高复核,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设置永久性基准点,定期监测沉降及位移(尤其针对软土地基区域)。
构件吊装与校正
吊装方案:根据构件重量(如H型钢柱、箱型梁)选择合适起重设备,芜湖长江沿岸项目需考虑风速影响。
临时固定:采用缆风绳或支撑架固定,防止倾覆,校正后立即焊接或螺栓固定。
垂直度控制:激光经纬仪校核钢柱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25mm)。
焊接与螺栓连接
焊接工艺:焊工持证上岗,执行焊接工艺评定(WPS),重点控制焊缝坡口形式、层间温度(如低合金钢≤200℃)。
焊缝检测:一级焊缝100%UT检测,二级焊缝20%抽检,芜湖潮湿环境需加强焊缝防潮处理。
高强螺栓:终拧扭矩值偏差≤±10%,穿孔率100%,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如Q355B钢≥0.45)。
防腐与防火
除锈处理:喷砂Sa2.5级,粗糙度40-70μm,芜湖高湿度环境建议增加底漆道数。
涂层检测:干膜厚度用测厚仪检测(如环氧富锌底漆≥75μm),防火涂料粘结强度≥0.15MPa。
三、质量验收与监测
过程验收
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隐蔽工程(如地脚螺栓预埋、焊缝内部质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第三方检测
委托具有CMA资质机构进行:
钢材力学性能复验(如屈服强度、冲击韧性);
焊缝超声波/磁粉探伤;
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测试(如3小时防火要求)。
变形监测
安装完成后进行24小时沉降观测,芜湖软土地基项目需延长监测周期至3个月。
四、人员与文档管理
人员培训
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开展焊接变形控制、安全操作培训。
资料归档
完整记录材料报验单、焊接记录、探伤报告、校正数据等,确保可追溯性。
五、芜湖地区特殊注意事项
防潮措施:构件堆放场地设置垫木,焊接区域配备防雨棚,避免雨季施工影响。
抗震设计:针对芜湖地震烈度(如6度设防),加强节点刚度及耗能设计。
通过以上系统性管控,可有效保障芜湖钢结构工程安装质量,满足安全、耐久及功能性要求。